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你真的懂Promise吗 #81

Open
ljianshu opened this issue Mar 27, 2020 · 4 comments
Open

你真的懂Promise吗 #81

ljianshu opened this issue Mar 27, 2020 · 4 comments

Comments

@ljianshu
Copy link
Owner

前言

在异步编程中,Promise 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比传统的解决方案(回调函数和事件)更合理和更强大。有些朋友对于这个几乎每天都在打交道的“老朋友”,貌似全懂,但稍加深入就可能疑问百出,本文带大家深入理解这个熟悉的陌生人—— Promise.

基本用法

1.语法

new Promise( 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executor */  )
  • 构建 Promise 对象时,需要传入一个 executor 函数,主要业务流程都在 executor 函数中执行。
  • Promise构造函数执行时立即调用executor 函数, resolve 和 reject 两个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给executor,resolve 和 reject 函数被调用时,分别将promise的状态改为fulfilled(完成)或rejected(失败)。一旦状态改变,就不会再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
  • 在 executor 函数中调用 resolve 函数后,会触发 promise.then 设置的回调函数;而调用 reject 函数后,会触发 promise.catch 设置的回调函数。

值得注意的是,Promise 是用来管理异步编程的,它本身不是异步的,new Promise的时候会立即把executor函数执行,只不过我们一般会在executor函数中处理一个异步操作。比如下面代码中,一开始是会先打印出2。

let p1 = new Promise(()=>{
    setTimeout(()=>{
      console.log(1)
    },1000)
    console.log(2)
  })
console.log(3) // 2 3 1

Promise 采用了回调函数延迟绑定技术,在执行 resolve 函数的时候,回调函数还没有绑定,那么只能推迟回调函数的执行。这具体是啥意思呢?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例子:

let p1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console.log(1);
  resolve('浪里行舟')
  console.log(2)
})
// then:设置成功或者失败后处理的方法
p1.then(result=>{
 //p1延迟绑定回调函数
  console.log('成功 '+result)
},reason=>{
  console.log('失败 '+reason)
})
console.log(3)
// 1
// 2
// 3
// 成功 浪里行舟

new Promise的时候先执行executor函数,打印出 1、2,Promise在执行resolve时,触发微任务,还是继续往下执行同步任务,
执行p1.then时,存储起来两个函数(此时这两个函数还没有执行),然后打印出3,此时同步任务执行完成,最后执行刚刚那个微任务,从而执行.then中成功的方法。

错误处理

Promise 对象的错误具有“冒泡”性质,会一直向后传递,直到被 onReject 函数处理或 catch 语句捕获为止。具备了这样“冒泡”的特性后,就不需要在每个 Promise 对象中单独捕获异常了。

要遇到一个then,要执行成功或者失败的方法,但如果此方法并没有在当前then中被定义,则顺延到下一个对应的函数

function executor (resolve, reject) {
  let rand = Math.random()
  console.log(1)
  console.log(rand)
  if (rand > 0.5) {
    resolve()
  } else {
    reject()
  }
}
var p0 = new Promise(executor)
var p1 = p0.then((value) => {
  console.log('succeed-1')
  return new Promise(executor)
})
var p2 = p1.then((value) => {
  console.log('succeed-2')
  return new Promise(executor)
})
p2.catch((error) => {
  console.log('error', error)
})
console.log(2)

这段代码有三个 Promise 对象:p0~p2。无论哪个对象里面抛出异常,都可以通过最后一个对象 p2.catch 来捕获异常,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所有 Promise 对象的错误合并到一个函数来处理,这样就解决了每个任务都需要单独处理异常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消灭了嵌套调用和频繁的错误处理,这样使得我们写出来的代码更加优雅,更加符合人的线性思维。

Promise链式调用

我们都知道可以把多个Promise连接到一起来表示一系列异步骤。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的关键在于以下两个Promise 固有行为特性:

  • 每次你对Promise调用then,它都会创建并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我们可以将其链接起来;
  • 不管从then调用的完成回调(第一个参数)返回的值是什么,它都会被自动设置为被链接Promise(第一点中的)的完成。

先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解释一下刚刚这段话是什么意思,然后详细介绍下链式调用的执行流程

let p1=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solve(100) // 决定了下个then中成功方法会被执行
})
// 连接p1
let p2=p1.then(result=>{
    console.log('成功1 '+result)
    return Promise.reject(1) 
// 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决定了当前实例是失败的,所以决定下一个then中失败方法会被执行
},reason=>{
    console.log('失败1 '+reason)
    return 200
})
// 连接p2 
let p3=p2.then(result=>{
    console.log('成功2 '+result)
},reason=>{
    console.log('失败2 '+reason)
})
// 成功1 100
// 失败2 1

我们通过返回 Promise.reject(1) ,完成了第一个调用then创建并返回的promise p2。p2的then调用在运行时会从return Promise.reject(1) 语句接受完成值。当然,p2.then又创建了另一个新的promise,可以用变量p3存储。

new Promise出来的实例,成功或者失败,取决于executor函数执行的时候,执行的是resolve还是reject决定的,或executor函数执行发生异常错误,这两种情况都会把实例状态改为失败的。

p2执行then返回的新实例的状态,决定下一个then中哪一个方法会被执行,有以下几种情况:

  • 不论是成功的方法执行,还是失败的方法执行(then中的两个方法),凡是执行抛出了异常,则都会把实例的状态改为失败。
  • 方法中如果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比如上例中的Promise.reject(1)),返回这个实例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也决定了当前实例是成功还是失败。
  • 剩下的情况基本上都是让实例变为成功的状态,上一个then中方法返回的结果会传递到下一个then的方法中。

我们再来看个例子

new Promise(resolve=>{
    resolve(a) // 报错 
// 这个executor函数执行发生异常错误,决定下个then失败方法会被执行
}).then(result=>{
    console.log(`成功:${result}`)
    return result*10
},reason=>{
    console.log(`失败:${reason}`)
// 执行这句时候,没有发生异常或者返回一个失败的Promise实例,所以下个then成功方法会被执行
// 这里没有return,最后会返回 undefined
}).then(result=>{
    console.log(`成功:${result}`)
},reason=>{
    console.log(`失败:${reason}`)
})
// 失败:ReferenceError: a is not defined
// 成功:undefined

async & await

从上面一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使用 Promise 能很好地解决回调地狱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充满了 Promise 的 then() 方法,如果处理流程比较复杂的话,那么整段代码将充斥着 then,语义化不明显,代码不能很好地表示执行流程。

ES7中新增的异步编程方法,async/await的实现是基于 Promise的,简单而言就是async 函数就是返回Promise对象,是generator的语法糖。很多人认为async/await是异步操作的终极解决方案:

  • 语法简洁,更像是同步代码,也更符合普通的阅读习惯;
  • 改进JS中异步操作串行执行的代码组织方式,减少callback的嵌套;
  • Promise中不能自定义使用try/catch进行错误捕获,但是在Async/await中可以像处理同步代码处理错误。

不过也存在一些缺点,因为 await 将异步代码改造成了同步代码,如果多个异步代码没有依赖性却使用了 await 会导致性能上的降低。

async function test() {
  // 以下代码没有依赖性的话,完全可以使用 Promise.all 的方式
  // 如果有依赖性的话,其实就是解决回调地狱的例子了
  await fetch(url1)
  await fetch(url2)
  await fetch(url3)
}

观察下面这段代码,你能判断出打印出来的内容是什么吗?

let p1 = Promise.resolve(1)
le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 => {
    resolve(2)
  }, 1000)
})
async function fn() {
  console.log(1)
// 当代码执行到此行(先把此行),构建一个异步的微任务
// 等待promise返回结果,并且await下面的代码也都被列到任务队列中
  let result1 = await p2
  console.log(3)
  let result2 = await p1
  console.log(4)
}
fn()
console.log(2)
// 1 2 3 4

如果 await 右侧表达逻辑是个 promise,await会等待这个promise的返回结果,只有返回的状态是resolved情况,才会把结果返回,如果promise是失败状态,则await不会接收其返回结果,await下面的代码也不会在继续执行。

let p1 = Promise.reject(100)
async function fn1() {
  let result = await p1
  console.log(1) //这行代码不会执行
}

我们再来看道比较复杂的题目:

console.log(1)
setTimeout(()=>{console.log(2)},1000)
async function fn(){
    console.log(3)
    setTimeout(()=>{console.log(4)},20)
    return Promise.reject()
}
async function run(){
    console.log(5)
    await fn()
    console.log(6)
}
run()
//需要执行150ms左右
for(let i=0;i<90000000;i++){}
setTimeout(()=>{
    console.log(7)
    new Promise(resolve=>{
        console.log(8)
        resolve()
    }).then(()=>{console.log(9)})
},0)
console.log(10)
// 1 5 3 10 4 7 8 9 2

做这道题之前,读者需明白:

  • 基于微任务的技术有 MutationObserver、Promise 以及以 Promise 为基础开发出来的很多其他的技术,本题中resolve()、await fn()都是微任务。
  • 不管宏任务是否到达时间,以及放置的先后顺序,每次主线程执行栈为空的时候,引擎会优先处理微任务队列,处理完微任务队列里的所有任务,再去处理宏任务。

接下来,我们一步一步分析:

  • 首先执行同步代码,输出 1,遇见第一个setTimeout,将其回调放入任务队列(宏任务)当中,继续往下执行
  • 运行run(),打印出 5,并往下执行,遇见 await fn(),将其放入任务队列(微任务)
  • await fn() 当前这一行代码执行时,fn函数会立即执行的,打印出3,遇见第二个setTimeout,将其回调放入任务队列(宏任务),await fn() 下面的代码需要等待返回Promise成功状态才会执行,所以6是不会被打印的。
  • 继续往下执行,遇到for循环同步代码,需要等150ms,虽然第二个setTimeout已经到达时间,但不会执行,遇见第三个setTimeout,将其回调放入任务队列(宏任务),然后打印出10。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定时器 推迟时间0毫秒实际上达不到的。根据HTML5标准,setTimeOut推迟执行的时间,最少是4毫秒。
  • 同步代码执行完毕,此时没有微任务,就去执行宏任务,上面提到已经到点的setTimeout先执行,打印出4
  • 然后执行下一个setTimeout的宏任务,所以先打印出7,new Promise的时候会立即把executor函数执行,打印出8,然后在执行resolve时,触发微任务,于是打印出9
  • 最后执行第一个setTimeout的宏任务,打印出2

常用的方法

1、Promise.resolve()

Promise.resolve(value)方法返回一个以给定值解析后的Promise 对象。
Promise.resolve()等价于下面的写法:

Promise.resolve('foo')
// 等价于
new Promise(resolve => resolve('foo'))

Promise.resolve方法的参数分成四种情况。

(1)参数是一个 Promise 实例

如果参数是 Promise 实例,那么Promise.resolve将不做任何修改、原封不动地返回这个实例。

const p1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reject(new Error('fail')), 3000)
})
const p2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resolve(p1), 1000)
})
p2
  .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rror => console.log(error))
// Error: fail

上面代码中,p1是一个 Promise,3 秒之后变为rejected。p2的状态在 1 秒之后改变,resolve方法返回的是p1。由于p2返回的是另一个 Promise,导致p2自己的状态无效了,由p1的状态决定p2的状态。所以,后面的then语句都变成针对后者(p1)。又过了 2 秒,p1变为rejected,导致触发catch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

(2)参数不是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或根本就不是对象

Promise.resolve("Success").then(function(value) {
 // Promise.resolve方法的参数,会同时传给回调函数。
  console.log(value); // "Success"
}, function(value) {
  // 不会被调用
});

(3)不带有任何参数

Promise.resolve()方法允许调用时不带参数,直接返回一个resolved状态的 Promise 对象。如果希望得到一个 Promise 对象,比较方便的方法就是直接调用Promise.resolve()方法。

Promise.resolve().then(function () {
  console.log('two');
});
console.log('one');
// one two

(4)参数是一个thenable对象

thenable对象指的是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Promise.resolve方法会将这个对象转为 Promise 对象,然后就立即执行thenable对象的then方法。

let thenable = {
  then: 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42);
  }
};
let p1 = Promise.resolve(thenable);
p1.then(function(value) {
  console.log(value);  // 42
});

2、Promise.reject()

Promise.reject()方法返回一个带有拒绝原因的Promise对象。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 {
    reject(new Error("出错了"));
});
// 等价于
 Promise.reject(new Error("出错了"));  

// 使用方法
Promise.reject(new Error("BOOM!")).catch(error => {
    console.error(error);
});

值得注意的是,调用resolve或reject以后,Promise 的使命就完成了,后继操作应该放到then方法里面,而不应该直接写在resolve或reject的后面。所以,最好在它们前面加上return语句,这样就不会有意外。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turn reject(1);
  // 后面的语句不会执行
  console.log(2);
})

3、Promise.all()

let p1 = Promise.resolve(1)
le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 => {
    resolve(2)
  }, 1000)
})
let p3 = Promise.resolve(3)
Promise.all([p3, p2, p1])
  .then(result => {
 // 返回的结果是按照Array中编写实例的顺序来
    console.log(result) // [ 3, 2, 1 ]
  })
  .catch(reason => {
    console.log("失败:reason")
  })

Promise.all 生成并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对象,所以它可以使用 Promise 实例的所有方法。参数传递promise数组中所有的 Promise 对象都变为resolve的时候,该方法才会返回, 新创建的 Promise 则会使用这些 promise 的值。

如果参数中的任何一个promise为reject的话,则整个Promise.all调用会立即终止,并返回一个reject的新的 Promise 对象。

4、Promise.allSettled()

有时候,我们不关心异步操作的结果,只关心这些操作有没有结束。这时,ES2020 引入Promise.allSettled()方法就很有用。如果没有这个方法,想要确保所有操作都结束,就很麻烦。Promise.all()方法无法做到这一点。

假如有这样的场景:一个页面有三个区域,分别对应三个独立的接口数据,使用 Promise.all 来并发请求三个接口,如果其中任意一个接口出现异常,状态是reject,这会导致页面中该三个区域数据全都无法出来,显然这种状况我们是无法接受,Promise.allSettled的出现就可以解决这个痛点:

Promise.allSettled([
  Promise.reject({ code: 500, msg: '服务异常' }),
  Promise.resolve({ code: 200, list: [] }),
  Promise.resolve({ code: 200, list: [] })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0: {status: "rejected", reason: {…}}
    1: {status: "fulfilled", value: {…}}
    2: {status: "fulfilled", value: {…}}
  */
  // 过滤掉 rejected 状态,尽可能多的保证页面区域数据渲染
  RenderContent(
    res.filter(el => {
      return el.status !== 'rejected'
    })
  )
})

Promise.allSettled跟Promise.all类似, 其参数接受一个Promise的数组, 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 唯一的不同在于, 它不会进行短路, 也就是说当Promise全部处理完成后,我们可以拿到每个Promise的状态, 而不管是否处理成功。

5、Promise.race()

Promise.all()方法的效果是"谁跑的慢,以谁为准执行回调",那么相对的就有另一个方法"谁跑的快,以谁为准执行回调",这就是Promise.race()方法,这个词本来就是赛跑的意思。race的用法与all一样,接收一个promise对象数组为参数。

Promise.all在接收到的所有的对象promise都变为FulFilled或者Rejected状态之后才会继续进行后面的处理,与之相对的是Promise.race只要有一个promise对象进入FulFilled或者Rejected状态的话,就会继续进行后面的处理。

// `delay`毫秒后执行resolve
function timerPromisefy(delay)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 => {
            resolve(delay);
        }, delay);
    });
}
// 任何一个promise变为resolve或reject的话程序就停止运行
Promise.race([
    timerPromisefy(1),
    timerPromisefy(32),
    timerPromisefy(64)
]).then(function (value) {
    console.log(value);    // => 1
});

上面的代码创建了3个promise对象,这些promise对象会分别在1ms、32ms 和 64ms后变为确定状态,即FulFilled,并且在第一个变为确定状态的1ms后,.then注册的回调函数就会被调用。

6、Promise.prototype.finally()

ES9 新增 finally() 方法返回一个Promise。在promise结束时,无论结果是fulfilled或者是rejected,都会执行指定的回调函数。这为在Promise是否成功完成后都需要执行的代码提供了一种方式。这避免了同样的语句需要在then()和catch()中各写一次的情况。

比如我们发送请求之前会出现一个loading,当我们请求发送完成之后,不管请求有没有出错,我们都希望关掉这个loading。

this.loading = true
request()
  .then((res) => {
    // do something
  })
  .catch(() => {
    // log err
  })
  .finally(() => {
    this.loading = false
  })

finally方法的回调函数不接受任何参数,这表明,finally方法里面的操作,应该是与状态无关的,不依赖于 Promise 的执行结果。

实际应用

假设有这样一个需求:红灯 3s 亮一次,绿灯 1s 亮一次,黄灯 2s 亮一次;如何让三个灯不断交替重复亮灯?
三个亮灯函数已经存在:

function red() {
    console.log('red');
}
function green() {
    console.log('green');
}
function yellow() {
    console.log('yellow');
}

这道题复杂的地方在于需要“交替重复”亮灯,而不是亮完一遍就结束的一锤子买卖,我们可以通过递归来实现:

// 用 promise 实现
let task = (timer, light)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if (light === 'red') {
        red()
      }
      if (light === 'green') {
        green()
      }
      if (light === 'yellow') {
        yellow()
      }
      resolve()
    }, timer);
  })
}
let step = () => {
  task(3000, 'red')
    .then(() => task(1000, 'green'))
    .then(() => task(2000, 'yellow'))
    .then(step)
}
step()

同样也可以通过async/await 的实现:

//  async/await 实现
let step = async () => {
  await task(3000, 'red')
  await task(1000, 'green')
  await task(2000, 'yellow')
  step()
}
step()

使用 async/await 可以实现用同步代码的风格来编写异步代码,毫无疑问,还是 async/await 的方案更加直观,不过深入理解Promise 是掌握async/await的基础。

参考资料

@xyj1020
Copy link

xyj1020 commented Apr 7, 2020

博主,你好,我对这句话的后半句有点疑问 “如果参数中的任何一个promise为reject的话,则整个Promise.all调用会立即终止,并返回一个reject的新的 Promise 对象” , 这里的reject指的是什么呀?是新Promise的状态吗?如果是新promise的状态的话,不应该是resolve吗?
1586248392347

@liujun789
Copy link

1.image
我实际运行得到的结果跟你所说的相反,即promise是失败状态,则await也会接收其返回结果,await下面的代码也会执行
如图:
image

2.蓝框的内容,写的不全吧,当是错误状态,没有catch去捕获会报错吧

@xyj1020
Copy link

xyj1020 commented Jun 24, 2020 via email

@yyyyyyuyu
Copy link

博主,你好,我对这句话的后半句有点疑问 “如果参数中的任何一个promise为reject的话,则整个Promise.all调用会立即终止,并返回一个reject的新的 Promise 对象” , 这里的reject指的是什么呀?是新Promise的状态吗?如果是新promise的状态的话,不应该是resolve吗?
1586248392347

image
是新Promise的状态 不是reject的话,后面怎么会进入catch函数呢,你这样写p4只是等于了后面.catch 新返回的Promise对象,而不是Prmoise.all 返回的新Promise对象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None ye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4 particip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