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监控
-
错误
-
接口错误
-
http 状态码
-
业务响应
-
-
js脚本错误
-
静态资源加载错误
-
CSS
-
JS
-
Image
-
-
-
性能 (FCP)
收集页面加载、静态资源、ajax接口等性能信息。指标为
加载时间
、http协议版本
、响应体大小
为业务整体资粮提升提供数据支撑,解决慢查询问题。
-
页面加载指标
-
资源
-
CSS
-
JS
-
Image
-
-
接口
-
-
用户数据(PV、UV)
-
辅助信息
-
行为
访问轨迹、点击行为、用户ID、设备版本、设备型号、UV/UA标识、traceId 等
现在的后端服务都会使用APM(应用性能管理)系统,APM工具会在一次完整请求调用之初生成唯一的id,通常叫做traceId,它会记录整个请求过程服务端的链路细节。如果前端能够获取到它,就能通过它去后端APM系统中查询某次请求的日志信息。只要后端做好相关的配置,后端接口在响应客户端http请求时,可以把traceId返回给客户端,SDK便可以去收集ajax请求的traceId,这样前后端监控就能够关联上了。
-
用户
-
设备环境数据
-
-
Web
-
微信小程序
-
单元测试
-
流程测试
-
pv
即用户浏览量,用户每次打开或者刷新页面该页面pv值就加1,通过后台接收到的数据统计访问该页面的次数;
-
uv
即独立访客数,一个电脑设备为一个访客,通过设置永久cookie来标识不同的设备,同一访客访问不同页面uv加一,一天内同一设备多次访问同一页面uv只加一;
-
跳出率 跳出率=访问一个页面的uv数 / uv总数;
-
页面平均访问时长
从页面进入的时候开始计时,到页面刷新或者关闭的时候停止计时,将时间传到后台,再统计页面访问了多少次,把所有时间相加除以次数,即可得到平均访问时间;
-
访问ip数
访问页面的局域网ip数,通过document.domain获取,不同的ip访问就加一,一天内同一ip访问多次只加一;
-
用户访问地址
通过搜狐的插件获取用户当前所在地及设备ip;
-
访问来源类型 来源类型可以分为三类:搜索引擎,外部链接、直接访问;通过document.referrer参数,若为空则是直接访问,再将常见的搜索引擎标识放入一个数组,当document.referrer有值时检索该值中有没有对应的搜索引擎,有来源就是搜索引擎,没有即为外部链接;
-
页面加载时长 window.performance.timing对象中的各个时间节点,通过loadEventEnd - fetchStart可以计算出页面加载时长;
-
浏览器类型 通过navigator.userAgent参数将访问的浏览器内核进行处理,得到访问的浏览器的名称;
-
浏览器和系统版本 navigator.appVersion包含浏览器和系统的版本;
-
电脑屏幕信息 window.screen对象中包含设备屏幕宽高,色深,分辨率。
-
地图热力图 通过用户地址统计各地区使用人数,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渲染出来。
- new Image().src='h12414'